各学院: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要部署,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体艺〔2023〕1号)和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沪教(2023)4号)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发挥课程育心的主阵地作用。现决定举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微课程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类课程教师
二、比赛内容
参赛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紧贴《普通高等学校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围绕规范专业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沈德立,高等教育出版社;桑标,上海教育出版社)选取。应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小现象、小故事、小问题,小策略”,做到主题突出,层层剖析,有深度,有针对性,亦有相对完整性。尤为需要注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突出课程的学科导引、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
三、比赛方式及过程
(一)院内初赛及选拔
1.参赛教师报名
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微课程大赛考察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各学院综合考评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以及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表现,择优推荐至少1名教师参加校内决赛。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见附件一)于8月20日前报送至校心理咨询中心。
2.制作移动微课课件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讲授者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参赛教师在报名成功后需制作移动微课课件。具体要求如下:
参赛作品以在线教学形式呈现。参赛教师需录制8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并基于学习通或类似平台制作移动心理微课。本次大赛推荐采用超星公司“学习通”作为移动微课制作平台,参赛教师需按照《上海高校心理移动微课程大赛在线微课制作指南》(见附件二)相关说明制作,并将参赛作品于9月13日前报送至校心理咨询中心。
(二)校内决赛
学校根据参赛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实际授课水平、教学能力、移动技术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择优推荐3名教师参加上海高校第十二届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微课程大赛。
四、比赛要求
1.课程应由参赛教师本人讲授并出镜,PPT及讲授内容应当遵循学术规范,引用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应标明出处,不得抄袭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教学若涉及案例,应严格脱敏,若有违法律法规、专业伦理或学术规范的,将取消参赛资格,并由个人承担相应后果。
2.微课作者享有作品著作权,组织单位拥有参赛视频的使用权,保留对视频的后期技术处理权,凡参赛者,即视为已同意本活动所有规定。
附件1-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微课程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2024上海高校第十二届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大赛课件制作指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