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上海电力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网站!

学工动态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学工动态

我校举办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技能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4-07-03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技能,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6月26日、6月28日,我校在临港校区举办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技能专题培训。此次培训特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俊、上海建桥学院教授张海燕、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教授李正云担任主讲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培训。

陈俊主任以《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之策》为题,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在缺失性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可能引发心理危机。他强调,准确评估风险等级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一步,预防与早期介入则是危机干预的重中之重,后期的心理重建也至关重要。他结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个案经验,向辅导员详细介绍了干预步骤,并阐述了整合多方资源解决危机者的需求与困难的重要性,为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张海燕教授以《看见更大的世界——谈谈心智模式与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讲座。她利用“生命线”分享了自身起伏的人生经历,以此阐述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躺平”“空心状态”等进行了分析。她强调,不合理信念往往成为个体心理障碍的根源,识别、调整不合理信念对于改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在讲座中,她不仅为辅导员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心理工作技巧,也为提升辅导员队伍育人水平进行了心理赋能。

李正云教授以《大学生危机事件应对:系统思维与多维管控》为题,从系统与宏观的视角出发,对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使辅导员更深入地理解学生危机干预的紧迫性。她结合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印发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伦理手册》及学生危机事件个案,指出处理学生危机事件需要辅导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需要多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她提倡,学校要加强对辅导员危机事件处理工作的相关培训,提升实践技能,辅导员自身也要关注自身心理状态,更高效地处理学生工作。

本次培训内容详实、重点突出、范例丰富。辅导员纷纷表示,培训中讲座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贴切实际、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对危机事件的认识与应对,更好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此次专题培训是我校开展常态化辅导员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提高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工作的能力,推进我校心理育人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后续,我校将持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推动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贡献学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