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和谐、文明有序、积极向上的氛围,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做好2024届毕业生思想教育与文明离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毕业生怀揣梦想、锐意进取
各学院要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毕业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以实际行动担当使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二)加强感恩荣校教育,厚植毕业生感恩之心、爱校之情
各学院要聚焦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毕业生爱校荣校教育。开展以“成长思源、毕业思进”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毕业生离校寄语、毕业纪念视频等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毕业氛围,深化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和记忆,增进对母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强化校友意识和感恩情怀,引导毕业生争做爱校荣校优秀典范,用实际行动报答母校培育之情。
(三)加强健康安全教育,增强毕业生防范意识、适应能力
各学院要进一步增强对安全稳定工作的敏感性、预见性,深入了解毕业生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尤其要关注特殊毕业生群体,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频次的安全教育,增强毕业生遵纪守法和防范意识,避免各类意外事件发生。要及时掌握毕业生心理动态,重点关注毕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各类学生,认真做好心理危机排查、心理问题疏导,帮助毕业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四)加强文明诚信教育,倡导毕业生守约履职、文明离校
各学院可依托毕业生离校座谈会、毕业生党员专题组织生活等形式,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文明诚信教育,深化巩固毕业生廉洁从业意识、法纪意识、规则意识等,教育引导毕业生在论文撰写、助学贷款还款、签订就业协议等方面践行遵法崇廉、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维护母校与个人的良好声誉。积极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遵守校纪校规,爱护公共设施,妥善处理各类物品,确保毕业生文明、安全、有序离校。
(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各学院要多措并举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正确对待就业中所面临的现实矛盾,正确处理实现个人理想与岗位成才的关系,唱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旋律。各学院要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积极开拓朋辈、校友、企业等各方资源,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与咨询服务。按照“一人一策”要求,定点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做好心理疏导、求职补贴和就业岗位精准推送等立体化支持。充分利用家校联动,促进家长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共同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学校工作要求和学院工作实际,制定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方案,全力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
(二)狠抓落实,增强实效。各学院要结合毕业生实际需求,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积极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切实把各项教育内容落到实处,确保教育实效覆盖到每一位毕业生。
(三)强化服务,以生为本。各学院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毕业离校期间的值班工作,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及时掌握毕业生动态,了解毕业生诉求,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提供服务、排忧解难。
(四)加强宣传,认真总结。各学院要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扩大活动影响,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工作部(处)
2024年5月30日